我们通过外感官所接收的讯息中,意识层面可以知悉的其实极少:每当你在一个环境里看或者听的时候,你意识到你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远远比你潜意识里接收到的少。在你看或者听的同时,你的味觉﹑嗅觉和触觉也在工作,但是,你所接收到的往往并未引起你的注意(除非特别重要)。所以,你知道你所接收的,其实比你实际接收到的要少很多。
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潜意识的确经五个外感官收到很多讯息,但是,在很短的时间里,便会把极大部分的讯息放弃(不储存,就像录音带消磁一般),虽然剩下来的讯息仍然远远超过所意识到的已经收到的数量。
脑中所收到的讯息,有一大部分是我们的意识无法知悉的,它们由潜意识接收和处理,然后推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行动。很多人在感冒之前身体都有异样的感觉;电影其实是不断交待的书面更换,其中可以放入特别讯息使潜意识收到但却意识不到;有些人在某些环境中有不安的感觉等,都是证明。
潜意识把所收到的讯息识出一些"感知模式"(PerceptualModels)使我们在生活中有更快的回应能力,而"感知模式"便成为操给我们思想言行的内在机器的第一部分。
"心态"是什么呢﹖"心态"就是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对世界的事物的看法(也就是"态度")。每个人的世界中有很多很多事物,他对不同事物各有一套不同的看法。所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集合起来,便是这个人对他的世界的一份总的看法,也就是他的心态。他对不同的看法之间未必一定可以完满契合,这也就是说,一个人的心态里会有矛盾的存在。把这些矛盾化解了,这个人的心态便是积极和主动的,这个人就能够有所进步。
研究一个人心态中的矛盾,也不是研究这个人对某些事物的看法。"看法"与"做法"并不相同。"做法"由"看法"所驱动。"看法"是思想上的"感知模式"。就像一件宝物如面包,在我们脑子里的"感知模式"建立于它的形状(视觉)﹑香味(嗅觉)﹑甜味(味觉)﹑在口中咀嚼和在胃中的感觉(本体感觉)之上。对于非宝物的人生经验,我们也有类似的"感知模式",这使得同一情况出现时我们会有同样的行为模式(事实上,确切地说,"行为模式"应是"决定行为的思维过程"再加上"身体受到大脑驱动作出某些行为"的意思)。例如"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"这件事,在你的脑子里有一份"感知模式",故此每次见到他,你对他的行为会与对其他人稍有不同。除非因某件事的发生使得你对他的"感知模式"有所改变,否则每次见他你都会有同样的行为反应。
由此可见:
1思想上的"感知模式"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模式。
2除非改变思想上的"感知模式",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难以改变。
3当在某一类事情上的行为模式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时,突破需要来自有关的思想上的"感知模式"的检讨。
在今天的环境中,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不如意,内心充满疲倦﹑无力感﹑愤慨﹑内疚﹑无奈,甚至厌恶生活的感觉。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思想上的"感知模式"所控制的行为模式得不出效果。如前所述,若想有效果出现,必须先改变这些"感知模式"。这些没有效果需要改变的"感知模式",就是常言说的"思想框框"。
看法的背后,即对某个人﹑事﹑物的态度的背后,是一个人的信念﹑价值观和规条系统。这个系统有所改变,"感知模式"才会改变。